声动新时代,智创赢未来!声光微纳所邀您莅临中国声学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2023-06-01
分享
0

今天(6月1日),为期3天的中国声学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中国(苏州)声学产业博览会在常熟国际展览中心开幕,集中展示声谷建设成果,促进声学产业技术交流合作,为声谷建设聚智汇力,为声学发展蓄势赋能。

声博会1.jpg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谭铁牛;著名经济学家、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苏州·中国声谷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洪银兴;中国科协科创部副部长许光洪;中国声学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副所长杨军;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滇元;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崇祺;中国科学院院士邢定钰;中国科学院院士芮筱亭;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声光微纳技术研究所所长徐红星;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康健;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杨军;丹麦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魏鸣珂;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常熟市委书记周勤第;常熟市委副书记、市长秦猛;常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国;常熟市政协主席沈晓东出席开幕式。


声博会2.jpg


今天的常熟国际展览中心群贤毕至、气氛热烈。上千名来自海内外的声学领域专家学者、行业精英欢聚一堂,共话发展。


声博会3.jpg


谭铁牛在致辞中说:

2020年,南京大学与苏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声学学会合作,推动“苏州·中国声谷”落地常熟,建设声学领域产业创新集群,为苏州和常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南大力量。近三年来,在各方的精诚合作下,“苏州·中国声谷”明确定位内涵、健全体制机制,发展路径更加清晰;聚焦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持续加快声学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引进高端人才和科研团队,创新能力有效提升;产研协同持续推进、产业项目加速落地,片区功能持续完善、产业生态不断优化。


期待中国声谷进一步汇聚一流人才、打造一流平台、吸引一流企业、产出一流成果,加速成为全球最具创新活力、最具发展空间、最具竞争力的声学产业创新高地,加速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声学产业技术中心和产业聚集区,为提升我国在全球声学产业链中的地位、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期待中国声谷进一步整合自然和人文资源禀赋,完善公共设施服务,强化示范引领效应,打造校地协作、科技创新、产业提升、城市繁荣协同并进的“金字招牌”;期待与会嘉宾、参展企业借助本次大会平台,寻找到推动声学产业发展“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同道中人”,共同奏响奋进新时代的最美和声,谱写下奋斗新征程的华彩篇章。南京大学将充分发挥在声学人才培养和科研方面的优势,继续全力支持“苏州·中国声谷”的建设和发展,致力结出校地合作新的丰硕成果。



吴庆文在开幕式上致辞

并宣布中国(苏州)声学产业博览会开幕。

他代表苏州市委、市政府,

对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的到来

表示诚挚的欢迎。


声博会4.jpg


吴庆文说:

苏州是一座古韵悠长、英才辈出的历史文化名城,建城2500年以来,这里已先后走出了50余名文武状元和100多位两院院士。苏州还是一座活力迸发、魅力四射的创新之城,2022年,苏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4万亿元,以全国0.09%的国土面积和1%的人口,贡献了全国2%的经济总量,3.9%的实际使用外资,6.1%的进出口总额,大部分经济发展指标都位居全国各大城市前10。特别是苏州坚持用创新引领发展,1.36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在苏州集聚,材料科学苏州实验室、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等国家级平台在苏州落地,C9高校全部在苏州实现重大布局;去年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近千亿、占GDP比重近4%,均居全国第四。苏州已形成了全国领先的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创新服务保障能力和创新成果转化能力。


常熟是“科技镇长团”的发源地,建有全国县级市唯一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也是中国县域科技体制改革的示范平台。近年来,常熟与苏州正在大力推进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深度布局、深入推动声学产业创新集群建设。举办此次大会,是苏州加速集聚各方资源、加快推进“苏州·中国声谷”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苏州将以本次大会为契机,汇全球智慧、借他山之石,持续推动声学技术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集群发展,尽最大努力亲商、安商、富商,为广大企业在苏发展保驾护航。真诚希望各位企业家朋友深度参与苏州声学产业创新集群建设,一起先“声”夺人,共创发展“协奏曲”。



声博会5.jpg


杨军说:

2020年11月,在声谷全球推介会上,中国声学学会与常熟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1年,学会联合常熟设立会地合作创新平台,通过交流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从顶层谋划到项目落地,聚焦声学领域,在地方学会组织建设、声学科普基地认定、高层次人才交流等方面取得多项进展。中国声学产业创新发展大会聚焦声学前沿技术,广泛普及声学知识,展示产业最新成果,推动声学“产学研用”全领域融合互动,搭建加强会地合作的交流平台,为进一步做好声学学科的科学普及和产创融合等工作提供了智慧资源。中国声学产业创新发展大会的召开,开启了声学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的新起点,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高度共识谱写了新篇章。


声博会6.jpg


周勤第说:

2020年,“苏州·中国声谷”在福地常熟、长江之畔,播下了一颗属于未来的种子。从此,声学产业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拔节生长,人才、团队、技术、项目、平台、载体在这里聚势成林,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日新月异的发展巨变,走出了一条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的发展路径。“苏州·中国声谷”已被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创成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攻克了包括国产大飞机C919 发动机核心部件在内的多项卡脖子“硬科技”,技术应用和成果转化的步伐愈发铿锵,声学产业正沐光而行、加速奔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当前,常熟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特别是“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的重大任务。常熟将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苏州市域一体化发展重大机遇,锚定声学产业发展方向不动摇,依托“苏州·中国声谷”,聚焦材料声学、信息声学、工程声学、电声学、海洋声学、医疗声学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四链融合”,加快推进产业招商、人才引育和载体建设,加快推动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全力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打造国内一流声学创新高地,力争到2025年,核心区声学产业产值突破700亿元。在此,诚邀全球客商、行业大拿、技术大咖与声谷“同频共振”、来常熟投资兴业,携手开启一场互相成就、互利共赢的“双向奔赴”。


秦猛作题为

《潮涌蓝海 澎湃新声》的主旨报告,

通过前奏曲、进行曲、协奏曲三个乐章,

呈现声学产业的潮涌蓝海。



声博会7.png


“苏州·中国声谷”用短短两年的时间,绘就了一张集产城人于一体的声学创新发展蓝图。我们以“专业”支撑创新的厚度;我们以“乘势”拓展未来的高度;我们以“拼搏”标注奋进的刻度。我们锚定全国范围内声学产业“体系最完整、技术最领先”这一目标,正在全力推动声谷融合创新片区建设,一方兴业沃土正强势崛起。

在这里,技术创新的引擎动力强劲;在这里,加速孵化的平台已经建立;在这里,成果转化的渠道更加多元;在这里,人才成长的沃土持续厚植;在这里,示范应用的窗口惊艳开启。


随着声谷建设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十四五”规划等系列高层级规划,随着越来越多目光的聚焦、资源的聚集、力量的聚合,最好的“时与势”已经到来,热忱欢迎各路专家人才、各方客商资本、各类声学项目走进声谷、深耕常熟。

选择声谷,因为强大的资源优势;选择声谷,因为一流的创新生态;选择声谷,因为舒心的服务保障。“苏州·中国声谷”是常熟未来发展的“增长极”,更是声学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和发展的“黄金地”,诚邀各路专家学者、各位客商大咖,在万里长江畔共谱“梦想之音”,在发展大潮中奔赴“星辰大海”。


开幕式上,声光微纳所所长徐红星院士发表讲话。他指出,社会各界同仁应以中国声学产业创新大会为桥梁,充分交流思想、碰撞火花,增进共识、凝聚力量,携手推动中国高新科技产业发展新跨越。

声博会8.jpg

徐红星院士还在现场发布了团队自主研发的便携式工业声像仪。该产品主要应用于声源定位、局部放电检测、气体泄露检测等工业与制造业领域,目前已做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在此基础上,第二代基于光学传感技术的声像仪将达到“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水平!

声博会9.jpg

展会现场群英荟萃,各行各业的专家人才齐聚一堂。声光微纳所也将三大研发中心的相关技术展品带到现场(展位:B馆B73),欢迎大家莅临现场指导交流、共话发展!

声博会10.jpg

声博会11.jpg